#展覽故事:【政治巨輪中的藝術家:波提切利】
政治成就藝術,還是摧毀藝術?
畫家桑德羅‧波提切利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,那時的藝術家希望復興柏拉圖思想,讓藝術更真實地呈現人與世界,繪畫題材亦開始出現愈來愈多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元素,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作品《維納斯的誕生》,便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中誕生。
文藝復興時期,幾乎所有著名畫家都會有一些富商家族作為贊助人,支持他們的藝術創作。而波提切利的贊助人便是著名的美第奇家族。
美第奇家族有多喜歡這位年輕的畫家?
曾經有一名富商向波提切利訂購一幅畫送給美第奇家族。波提切利把自己本人也畫進了畫中,作為「簽名」。在當時而言,這是一種相當特別的「簽名」方式,如果不是知道美第奇家族很喜歡波提切利,委託人是不會冒險,接受這種特別的「簽名」方式吧。這幅畫便是日後非常著名的《三王朝聖》。
好景不常。1480 年代末,佛羅倫斯陷入經濟危機,統治者羅倫佐逝世後,美第其家族遭驅逐。統治權轉交給薩佛納羅拉,他是一位極端宗教主義修士,大力反對文藝復興思想,視一切奢侈為不道德,追求極度清貧的思想。
而一直繪畫人文主義的波提切利,居然轉為支持薩佛納羅拉,成為一個激進的宗教主義者。出於宗教觀念,他甚至燒毀自己的作品;在「虛榮之火」儀式中,他把多幅畫作丟進「虛榮的篝火」中焚毁。立場不堅定的他名譽受損,一下子身敗名裂。
薩佛納羅拉的苛政最終激發市民的反對熱潮,他於 1498 年被推翻,後被處死。波提切利的生活變得非常潦倒,只能靠接濟渡日。生命中最後十年,他幾乎甚麼也沒有畫過。這位曾經輝煌一時的畫家,最後在孤單和貧困中離世,只留給世界的只有畫作和無盡的唏噓。
政治成就了這位藝術家,也摧毀了這位藝術家,不過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他自己的取態。
身處時代的巨輪中,或許我們也將要面臨選擇。你的選擇又會是怎樣?
香港藝術館現正聯同烏菲茲美術館,展出波提切利和其他同期大師的作品,包括四十二幅真跡。有興趣一睹文藝復興藝術風貌的話,就不要錯過了。
Image from @hkmoa
Text by Storyteller Team @everyone.is.storyteller
Cover image: Alessandro Filipepi, known as Sandro Botticelli (Florence, 1445 – 1510)|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(Simonetta Vespucci)(details)|ca. 1480 – 1485|Tempera on panel|61.3 x 40.5 cm|Florence, Gallerie degli Uffizi, Galleria Palatina|© Photographic Department, The Uffizi Galleries -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al Heritage and Activities and Tourism of Italy
〖波提切利與他的非凡時空──烏菲茲美術館珍藏展〗
日期: 2020年10月23 – 2021年3月10日
地點:香港藝術館 2 樓專題廳
#展覽故事 #波提切利 #香港藝術館 #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
📚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,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:
https://bit.ly/2MNRcPK
📻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:https://store.story-teller.com.hk/pages/podcast
📖 預購 Ztorybook Issue 01 : https://bit.ly/3j9RLzv
👉🏻Tag us at IG @everyone.is.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
📮投稿你的故事/藝術作品:https://bit.ly/2FwN6G3
📍到訪繪本故事書房 Cabinet of Stories:中環士丹頓街15號1樓 @cabinet.of.stories
→Follow @ztorybook.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